《GIVEN 被贈與的未來 1-5》キヅナツキ

 


キヅ ナツキ是我從第一部作品開始就很愛的老師,而讓她爆紅的GIVEN當然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品。キヅ ナツキ的作品在上次介紹LINKS時也有寫過,老師的故事及角色讀起來時雖然充滿情緒、渲染感也很強,閱讀時心充會彷彿充滿一堆無法言語的情緒,但要細想角色間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時,卻又總少了那麼一點線索。在感情爆炸之下、無法明白說出,只能盡量套入角色去思考。

真冬 由紀


「10年之後我大概也絕對忘不了這一天。但是記憶也許會一點一點斑駁吧。人們把這種感覺稱為「寂寞」。」

小時是受虐兒的真冬,在遇到了由紀之後,終於找到了他專屬的世界。一動、一靜的兩人,是如此的不同,卻又彷彿是彼此缺少的那一愧拼圖,只有兩人在一起才能組成一顆完美的心。小時候關而不擅長用言語表達感情的真冬,身邊的由紀總是無需言語,也能理解他。這樣的兩人,卻在由紀開始玩樂器後,第一次有其他東西進入了只有他倆的世界裡。

「我想,我大概比一般人更不懂得如何表達吧。可是我…其實我真的― 一直希望有個懂我的人可以了解,這份無法哭訴、喊不出聲的痛楚。即可只查覺到一點點也好。我好寂寞啊。」

第一次看時,真冬與由紀的過去是穿差在真冬的歌聲之間,我思考了很久由紀自殺的理由。明明比誰都了解彼此、明明比誰都更重要的存在,為何由紀卻選擇了離開呢? 或許就是因為太過重要了吧。倆人從小便在彼此身邊,無需言語都可以感受彼此,正因如此,在真正重要的事情面前,倆人也忘記有些事情,只有說出口才能傳達到。

由紀為何突然加入了樂團? 不是因為音樂比真冬要重要,而是因為一直看著真冬的他,比真冬自己還早發現真冬對音樂的喜愛。所以由紀選擇了音樂,或許是驚喜、或許是想當成禮物,由紀希望可以將真冬一直在哼唱的旋律,做成曲子送給他。由紀或許比預期中要喜歡音樂,也或許是忙碌及對兩人關係過於的自信,讓他忘記回頭看看身旁的真冬。有時錯誤就只是所有的小缺角,東一塊西一塊的,讓原本完整的心,變成只要輕敲便會破碎的脆弱。真冬與由紀,早已如同那繃到極限的琴弦,用力一彈,便斷裂。

「只要是你的心願,我什麼都會去做。我、沒有你就活不下去了。」

「那你會為了我去死嗎?」


不是的,真冬想說的只是,我好寂寞、不要丟下我自己去到別的世界。而或許是一直的爭吵,及酒精的影響,由紀或許只想證明他對真冬說的那句只要是你的心願,我什麼都會去做不是騙人的。還有一點是個人猜測的,也或許是因為由紀想讓自己永遠住在真冬的內心,就像他們曾一同去過的海邊一般,讓由紀五年、十年後,也不會忘記他的存在。

「每幅景色裡都有你的身影。不論去往何處,每一片風景都帶著與你的回憶與氣味。我無法原諒你,也無法原諒我自己。我想放下。」



補充:
因為剛入手了動畫版的BD,裡面有附作者加繪的漫畫番外。由紀的媽媽提到由紀個性其實本就是那種會因為玩膽小鬼賽局而身亡的人。而在第六集裡柊也提到,由紀那天或許只是不小心,就跨越了那條線。在由紀自殺的隔天,由紀母親還收到了由紀網購的泡麵,代表那晚的自殺,真的只是與真冬的爭吵加酒精的影響……真傻啊由紀,你的衝動,就讓真冬陷入了走不出來的懊悔之中。雖然如此,也是由紀的吉他及立夏的陪伴,將真冬再次拉起。
與安靜的真冬不同,喜愛熱鬧又是人群中心的由紀,真冬就是讓他內心能安穩的那個錨,是讓自己不再是隨浪漂走的船隻。因此當真冬說出那句話時、當內心的錨開始搖晃時,由紀就這樣的,隨浪遠去了。看到小番外的最後由紀在夢裡說出,他會一直在真冬內心的角落裡聽著他的歌,讓人忍不住落淚QQ 與LINKS裡過世的哥哥一樣,老師似乎特別喜歡描繪這種以亡者為中先所展開的故事。而一直到第六集,由紀的存在感還是如此強烈……

真冬 由紀 柊

與真冬及由紀一同長大的柊,比誰都要了解真冬與由紀之間那缺不了彼此的關係。僅管三人一起長大,因為真冬及由紀有個只有兩人能進的世界,柊習慣總當個不出聲的旁觀者。由紀眼裡只有真冬的事,他一直都看著,卻沒有出聲。由紀想寫歌給真冬的事,他也知道,卻沒有出聲。真冬總寂寞地看著三人離去的事,他也知道,卻仍是沒有出聲。真冬與由紀的愛戀與爭吵,柊總只是默默地看著。如果柊有告訴由紀,其實真冬很寂寞、如果柊有告訴真冬,其實由紀玩音樂是為了他。如果那天爭吵之後,柊有陪著由紀,或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在第六集裡小玄說
或許喜歡過由紀,雖然不確定為何種喜歡。當年柊的默不作聲,是不是一部份也是因為那自己都沒查覺到的嫉妒呢? 就像真冬與由紀來不及說出口的解釋,對柊而言,一切也無法挽回。

事情發生後的柊,跟真冬一樣陷入了停滯的世界。真冬無法原諒說出那句話的自己、柊也無法原諒什麼都沒說的自己。直到那一天,從由紀那繼承而來的吉他,再次發出聲響的那一刻起。



真冬 立夏

GIVEN一二集雖然說的是真冬與立夏的戀情,但其實故事大部分還是放著真冬及他的過去。初見時的真冬,抱著由紀斷絃的吉他,彷彿日復一日懷抱著由紀的骨灰一般,他的世界陷入了沉靜之中。而立夏就如同他的名字般,是這麼耀眼、充滿著熱度。琴弦就像人心,在GIVEN裡也代表著主角間的關係。真冬與由紀,是已生鏽的琴弦,用力一按,便會斷裂。而立夏不只替真冬修好了斷裂的弦,他第一次彈出的那個聲響,僅管走音,卻在真冬停滯已久的世界裡帶來了風暴。如同真冬的聲音感動了立夏一般、立夏的吉他聲,也讓真冬的世界再次開始旋轉。

「真冬,可以讓我幫你換弦嗎?」

從由紀那獲得的寶物,由立夏接手延續了下去。由紀當年沒能做成的曲子、沒說出口的邀請,立夏都做到了。積沉在內心那滿滿卻說不出口的痛楚與寂寞,立夏卻告訴真冬,他聽到了。那些沒能向由紀說出口的話,真冬終於能夠透過歌曲唱出來了。五年、十年後,由紀仍會一直在真冬的記憶裡,但他終於能夠放下了。這是某一年夏天,某一場夜晚的故事。冬天遇上了夏天,內心沉積已久的深雪,開始融化了。

這邊不得不稱讚動畫版與矢野的歌聲還有Centimillimental的詞曲。動畫第九集裡真冬開口的那瞬間,彷彿立夏第一次聽見真冬的歌聲一般,我內心充滿了不知如何宣洩的情感,久久無法散去。就像真冬在聽完雨月的琴聲後想立刻作曲一般,我也被真冬的歌聲觸動到,希望能以文字紀錄下他們的過去與未來。





雨月 秋彥 春樹

「戀愛這東西,應該是更軟綿綿,更甜美,更溫柔才對—我曾經如此以為。喜歡上一個人,是形同剝皮拆骨般的一種暴力。 」

對於雨秋春三人年上組的故事,是當初看漫畫時讓我一直猶豫而沒有寫漫評的主要原因。因為太喜歡春樹,對於雨月及秋彥的關係讓我微妙地處於心疼又很雷之間。對雨月的感覺,也不知該用心疼還是不喜歡來總結。劇場版要上映時,原本還在猶豫要不要看的我,現在可以說我很慶幸有去看,透過真冬的歌聲以及聲優們的努力,我終於可以好好正視這三人間的糾葛了。

最愛的人,有時傷害你最深。雨月與真冬兩人是老師刻意畫出的對照組。同樣是天才的他們,或許比誰都更能理解彼此的內心。

在高一夏天遇見雨月的秋彥,就像當初真冬的歌聲直直切入立夏內心一般,雨月的琴聲也如同閃電一般,在秋彥內心留下了一道無法抹滅的悸動。雨月透過琴聲所表現出強烈的天份與情感,讓秋彥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嫉妒、同時也產生了強烈的憐憫。雨月與秋彥間的戀情是這麼的熾熱,他們不似真冬及由紀那般,是彼此缺失的拼圖。雨月與秋彥更如磁鐵的兩端一樣,越想靠近彼此,就被推得越遠。他們的戀情彷彿那總是緊繃到極限的琴弦,彈奏出的音樂是如此動人、卻又脆弱。愛上雨月的秋彥放棄了小提琴,失去動志的他之所以繼續練琴,也只是為了維持與雨月對等的關係。而同樣深深愛著秋彥的雨月,發現這股感情會讓他失去自己的武裝。感情原本就比一般人要濃烈的雨月,只要與秋彥在一起的一天,他的音樂就會全部染上秋彥的顏色、失去自我。愛著音樂也愛著秋彥的雨夜,在兩者之間選擇了音樂。而愛著雨月也愛著音樂的秋彥,則是在兩人在一起後,選擇了雨月。牽著手是痛,放開手更痛,兩人就這樣互相糾纏,期待著有一位能先踏出離開的那一步。

為雨月的關係而感到疲憊的秋彥,選擇了逃離古典音樂。在他因半放棄而隨手玩起的鼓後,滿身是刺的他卻被春樹撿了回去。正如其名一般、僅管總自嘲自己天份不如他人,就像個路人般的春樹,卻是所有人不可缺少的那股溫柔。總是看著自己、願意接納自己,秋彥被這樣的春樹給拯救了。看似輕浮卻比誰都敏銳的秋彥其實早就發現春樹的感情,但就像鼓及小提琴一樣,他內心自認為自己深愛的仍是雨月及提琴,鼓及春樹則被他當成了逃避的港口。嘴裡說著不能沒有春樹,但與雨月的糾葛,卻讓他被蒙蔽了雙眼。明明早該發現的,在他不願意讓春樹知道自己的那一面時;明明早該明白的,在他想對春樹喊出救救我時。

從初次相遇開始便愛上這男人的春樹,彷彿許願般開始留長的頭髮,只要能看著對方就好、只要能一起彈奏變很開心,就算這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感情,也沒有關係。真冬第一次唱出的那首歌,是對由紀戀情的告別。彷彿一口氣拔掉放置已久的浴池一般,真冬的歌聲在所有人心中留下了巨大的迴響,彷若預告春天到來的春雷一般。原來……是寂寞啊。原本只是看著秋彥也開心的春樹,查覺到了內心對這份單戀充滿的寂寞。

被雨月再次拒絕,又查覺春樹可能會離去的秋彥,那場開場強迫式的性愛,是他對春樹無聲的求助。這裡的秋彥真的很渣,因為知道春樹會無條件的支持自己,但當春樹說出那句他一直想聽到的話時,仍沉溺在與雨月的痛苦之中的秋彥,卻說出了最不該說的話。

「既然不需要我,又何必包容我的留戀。既然憐憫我對你的不捨,為何又打算拋棄我。想抓住你的心,又想逃避,心生離意,卻又無法真正放棄。這讓我好痛苦。」



雨月與秋彥的關係,彷彿兩人所住的地下室一般,就像當年兩個人便是全世界的由紀與真冬一般。那個陽光只能照進一半的地下室、那個聲音都進不來的地下室、那個只有兩人以及兩人的音樂的地下室,代表的便是雨月與秋彥的情感。潮濕、悶熱卻又僅有彼此的小小世界。但與春樹在一起後,秋彥才發現原來這世界還有很多他所沒查覺到的色彩。

我曾想過雨月與秋彥兩人有沒有可能一起走下去的方法,但我唯一能想到的,或許只有雨月選擇放棄音樂這一路吧。兩人愛著彼此也愛著音樂,在秋彥選擇鼓時,便已經暗示了這段感情的最終。一直都感到痛苦的秋彥、在春樹家看到的那場風景、與他一起合奏的樂聲,讓他想起了對音樂的熱情。對雨月而言,他知道秋彥與自己在一起後對小提琴及音樂感到的痛苦。但放棄小提琴的秋彥,彷彿也在說著放棄了對雨月的感情、放棄他們曾有過的所有。

「交扣的雙手終將逐漸鬆開。感覺自己再也回不到過去,於是開始害怕黎明的到來。即使如此,明日的太陽依舊勢必會升起。我們肯定能自由地踏出新的一步。別擔心。唱出來吧。」


真冬與雨月是如此相似,以前的真冬只是不知如何表達,其實他與雨月一樣,內心感情比常人都要來得滿。雨月僅管能夠過提琴訴說感情,但最重要的事,卻說不出口。表面上與秋彥的爭吵,內心卻嘶聲吶喊著不要走。雨月希望有人能理解他,正如當初真冬也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一樣。真冬的第一首歌,是他與由紀的道別,是那些他想說卻沒能說出口的話。真冬的第二首歌,是他與立夏的戀歌,也是雨月與秋彥的失戀曲。真冬想透過音樂告訴雨月,不要害怕黎明的到來。就算分離是無可避免,但沒事的,雨月與秋彥之間一起彈奏過的音樂,曾經存在、也不會消失。你的感情與告白,我代替你,唱出來了。秋彥最後與雨月的那段話,是在告訴雨月他們之間曾有的感情是真的,無論是小提琴、或是兩人相擁的日子。他只是決定,要去尋找另一種可能性。

劇場版真冬的歌新以及Centimillimental的主題曲,就像第九集的歌一般,讓人心酸又心痛的忍不住落淚。僅管說的是三人的故事,但得承認軸心是雨月。

我要走了喔,你好好看著
我要去找比你更重要的東西
為了比什麼都重要的你
在想見面時,在想擁抱時
把我們的回憶和共度的時光
當作我這顆心的靠墊
我會不斷唱下去
把珍貴的回憶
當作只屬於我們的主題曲


這首歌,是真冬對由紀的道別,也是秋彥對雨月的道別。是說再見、也是說總有一天會再見。沒事的,只要他們都不放棄音樂,未來總有一天會再相遇吧,而那時的他們,或許終於能夠笑著再次一同享受音樂。

這是發生在平凡無奇的某年春天,某個平凡無奇的愛情故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